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组工动态 > 工作动态

青阳县:“三链融合”育强乡村振兴“后备军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23 12:59 信息来源:农村组织科 阅读次数:
【字体大小:


近年来,青阳县将村级后备力量培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,紧扣能力提升这一核心,通过构建“学习链”“实践链”“成长链”三链融合的培养体系,精准施策、系统赋能,着力锻造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后备力量队伍。 

构建系统化“学习链”,夯实理论根基。围绕乡村振兴实际需求,着力构建多层次、全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,为后备力量充电赋能。以县级党校为主阵地,聚焦党的创新理论、农村政策法规、基层党建实务、乡村治理现代化、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核心内容,设置标准化课程模块,确保理论学习系统深入,今年顺利举办全县基层党务工作者进修班暨村干部示范培训班,覆盖130余人次。充分拓展“云端课堂”阵地,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,整合“学习强国”、安徽先锋网和灵秀青阳等平台资源,推送微党课、政策解读、产业技术等资料,鼓励后备力量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,突破时空限制,扩大培训覆盖面和提高灵活性。

打造实战化“实践链”,提高履职本领。坚持在实践中学真知、悟真谛、强本领,让后备力量在一线历练中成长。深化“导师帮带”机制,为每名村级后备力量指定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作为“帮带导师”,负责思想引导和政策指导;指定1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或村“两委”成员作为“实践导师”,传授群众工作方法、矛盾纠纷调解技巧和村级事务管理经验。不断强化“岗位练兵”实效,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力量到乡村振兴、项目建设、信访维稳、防汛抗旱、人居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“墩苗”锻炼,参与村级各类专项工作,直接承担具体任务,在处理复杂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、积累威信。谋划“跨域交流”学习,分批组织了22名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浙江丽水、常山等地跟班学习,实训锻炼,通过沉浸式体验来开阔视野、启发思路,学习借鉴他乡成功模式和经验。 

建立动态化“成长链”,激发内生动力。建立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激励机制,促进后备力量持续成长,实施“全程纪实”管理。完善“一人一档”成长档案,详细记录后备力量参加学习培训、实践锻炼、承担任务、考核评议以及奖惩等情况,作为分析其成长轨迹和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。县乡两级建立健全“科学考评”机制,采取日常考察、年度考核与任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,综合运用述职评议、群众访谈、实绩分析等方法,重点考评其政治表现、能力素养、作用发挥和群众口碑,作为动态调整和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。同时遵循“备用结合、以用促育”原则,对经过系统培养和实践检验后较为成熟的后备力量,大胆给平台、压担子。今年以来已有6名后备力量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,实现了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,充分激发后备力量扎根基层、奉献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(孙绪润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